按照机关党委部署和小组学习安排,10月14日下午,工委第四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专题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共话如何“提高七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专题学习分为自学和集中交流两个阶段进行。先期,小组成员自学小组微信群内共享的《习近平总书记这堂课给年轻干部点题如何“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图解:习近平要求年轻干部提高七种能力》等学习资料,撰写学习体会。集中交流会上,刘禹昆领学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盛斌领学10月14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小组成员结合工委工作和岗位职责畅谈体会。
纪东清分享体会时说:“通过学习,我觉得总书记总是能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和思维看待问题,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出提高七种能力,正是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提高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要运用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这个平台,与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对标对表,查找问题,补齐短板,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吴琼交流了关于年轻干部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的工作感悟和学习体会:“我们今年经历了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既是考验,也是磨炼。网站方面,我们第一时间设计上线抗击疫情专版,刊物方面编发抗击疫情专刊,对中省直机关在抗疫过程的先进做法宣传报道,助力全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我从中深刻感受到,应急处突是一门大学问,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练就过硬本领,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有胆识有见识,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对。”
崔晓棠结合目前工作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培训班上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了提高7种工作能力的要求,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指引。提高各种工作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要扩大思想格局,把自己的工作融入部门、工委工作全局。同时结合当前‘五细’要求落实,提高精细化水平,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武臣针对提升政治能力进行交流发言:“提升政治能力要求我们具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性和政治自信力。政治能力在思想上表现为目标和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无论遇到来自外部环境怎样的冲击和挑衅,无论遭遇何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我们都始终坚守‘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
盛斌交流了对七种能力的学习理解:“我认为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是核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是基本功,也是基本素质;科学决策体现工作能力,直接关乎决策效果;改革攻坚能力彰显担当意识与开拓精神,弥足珍贵;应急处突能力考验干部坚持原则能力与应变水平,不可或缺;群众工作能力是看家本领,必须掌握;抓落实能力是根本,工作实效关键看落实。作为年轻干部,我要自觉对标对表,在政治上更加过硬,不断坚定崇高信仰,挺起精神脊梁;在本领上更加高强,要敢于啃硬骨头,始终保持好作风,为机关党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禹昆结合对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三次讲话的延伸学习,交流了体会:“在2019年3月1日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2019年9月3日的开班式上,总书记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今年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年轻干部要‘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三次讲话,各有重点,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对年轻干部提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针对性极强。”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多打大算盘、算大账”……讲台上,总书记生动具体、倾囊相授。课堂外,无论是尚未结束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还是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无论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举国聚力,还是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龙江愿景,都需要广大年轻干部起而行之、勇挑重担。通过专题学习,大家一致体会到:作为工委的年轻党员干部,面对机关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大环境,要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标看齐,在党建宣传和信息化建设日常工作中着力提升七种能力,以个人能力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质效,突破不想干、不会干、干不成的瓶颈,踏踏实实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不负大有可为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