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吸纳了中华民族担当文化传统,弘扬了马克思主义担当精神,把担当精神上升到了新的境界,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总书记关于担当的重要论述,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全面把握、深刻领会、贯穿始终。
一、敢于担当是一个诠释对党忠诚的态度
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总书记指出,看一个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中共党史就是一部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担当奋斗史,一代代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生命生动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担当,并深深镌刻在共产党的精神基因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政治本色。百年来,正是一以贯之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开启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干部要始终对党忠诚,竭尽所能完成党和国家交代的光荣任务,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
二、敢于担当是一股敢于碰硬较真的力量
作为一名司法审判青年干部,要经历诸多复杂局面和棘手问题,我们没有退路,不能退缩,在这些困难和挑战面前,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精神。首先,要坚持立说立行,凡是决定了的事情要主动抓、快速抓、抓到底、见成效,坚决克服懒、拖、靠,只有敢于担当,才能拼出更多生机,拼出更多成效;再次,实践告诉我们,谁敢于担当谁就走在发展的前列,非常之事、关键之时,需举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力。决策果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以毫不畏惧的魄力和勇气突破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障碍,积极探寻克难求进的办案对策办法,才能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抓出工作成效。
三、敢于担当是一路拼搏奋斗历程的风景
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每当回首所到的每个岗位、每个地方工作以来的拼搏奋斗历程,内心应该总是充满满足感、幸福感和光荣感;当看到困难群众问题得到解决喜笑颜开的样子,我们也会发自内心为之高兴;当看到得到公正审判的企业体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向新的就业岗位,我们会感到很满足;当看到身边审判案件环境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普法中受益,我们也会感到很幸福。我想,这些就是“敢于担当’带给我们的风景,正是有了这一路拼搏奋斗历程的风景,我们才有了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定要有敢担当、敢作为的坚定态度,善于汇集敢担当、敢作为的强大力量,甘愿做担当作为风景中的一片绿叶,争做担当作为风景中的一朵红花。
担当是一种素质。平时不注重学习,一旦面对困难,有的人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有的人临阵磨枪,手忙脚乱;有的人患得患失,担心失误。结合当前司法审判的需要,我们要加强新形势下的司法审判学习,并以身作则,极大提升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质。对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担当的精神,然后提升、完善担当的能力。克服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不良倾向。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我院司法审判事业的良好发展和龙江振兴发展做出我们青年干部力所能及的贡献。(作者为省法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孟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