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旗奋进筑忠诚 夙夜坚守保安康
省强制医疗所党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召开的首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锻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在省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省强制医疗所党委立足全省公安强医强戒工作职能定位,聚焦“执法安全规范、管理文明理性、治疗康复精准有效、服务大局积极有力”核心任务,深化强医强戒监所管理工作,全面塑造“监所管理提质、法治文明提标、康复矫治提效、禁毒宣传提速”建设发展新形象,闯出一条争第一、创唯一的监所发展路径。2019年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25年被评为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法治文明监所建设成效突出单位。
一、品牌名称
红心蓝盾 白衣卫士
二、品牌理念
省强制医疗所为省公安厅直属单位,承担全省戒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管工作,相关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监管对象有别于其他监所,管理群体是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和吸毒反复成瘾人员。“红心蓝盾”,即:“红心”体现新时代一心向党、敢于担当、不畏艰险的龙警风貌;“蓝盾”代表警察职责使命和展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入警誓言。“白衣卫士”,即:“白衣”指的是警察中医护职责工作者;“卫士”展现全体民警职工夙夜坚守的忠诚担当。
重温入警誓词
三、做法成效
(一)实施“铸魂工程”,厚植使命担当。公安机关肩负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政治理论、基层党建、纪法教育、廉政警示等内容贯穿民警职工日常学习中。一是学理论强信念。在所属5个支部“党建图书角”党员民警碎片化学习的基础上,按照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及时推送,通过提升学习的深度、广度和时效性,引导全体民警职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重教育强阵地。围绕警营文化建设,有效利用空间布局,结合百年党史和单位发展历程,将党建宣传阵地建设进行谋划,建设党建宣传长廊。把学习党史、学习单位历史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凝聚合力、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有效增强党建工作直观性、教育性和指导性,成为党建工作的新窗口、党员学习的新载体、党员教育的新阵地。三是赶先进强发展。选派业务骨干先后赴部监管局、北京市监管总队、杭州安康医院等地走访座谈交流,收集党建、业务发展、监所建设等建议百余条,建立规范性制度8个。2024年在全国监管工作会议上2次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开展医师节主题党日活动
(二)做实“强基工程”,打造过硬队伍。“把机关做精、把警种做优、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作为省厅监管场所基层战斗实体,围绕核心工作,把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转化为岗位战斗力提升党建带队建、促工作的助推力。一是抓紧抓细抓长,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各类制度规范,全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时间精力到位、工作指导到位、压力传导到位,党委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和党建工作统筹推进、互动共促。二是强化政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围绕加强严重精神病患者救治工作要求,以切实做好防止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作为攻坚难题,建立主要领导全程领办、班子成员分工落实的工作推进体系,分步骤攻坚破难,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精神病患者防治难题。组织专业医生对在册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减少精神疾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树立严实作风。坚决扛起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制定党委书记、党委成员、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岗位职责清单,组织党员参观省廉政教育基地,通过生动的反腐案例和影音资料,敲响廉政钟,筑牢防腐墙。
(三)推进“融合工程”,助力工作提升。“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所党委突出融合建设,通过“工作前置、齐抓共管、激发活力”三步走,推动基层党组织方向准、任务清、职责明。一是工作前置,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围绕强医强戒人员日常监所管理,既有严管又有关心,着重关注强医强戒人员家属探视,改善监区环境,指导一线实行亲情电话、视频探视和司法鉴定线上评估等,为患者家属、基层办案单位主动服务。同时拓展被监管人员心理疏导、文艺活动、技能培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家庭和管理部门的温暖,深化人文关怀工作。二是激发活力,打造创先型党组织。积极总结提炼形成以“人人心中有目标、有标准、有方向”为核心的三三制工作方案,引导督促党员、民警职工在学习上下苦功、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坚定信心增本领、全力以赴抓执行、持之以恒提效能、坚持不懈强作风、踏实苦干建新功。三是齐抓共管,打造争先型党组织。发挥禁毒宣传主阵地作用,打造禁毒宣传“零距离”体验基地。1:1建设模拟监区,切实发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和禁毒宣传对公众的教育规范和警示作用。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式,面向中小学及高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累计受众万余名学生。省强制医疗所被评定为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