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监狱35岁以下青年民警330人,占民警总数的38.8%。近两年来,监狱党委和关工委针对青年民警占比大、总量多、思想活跃、素质能力不适应岗位需求的实际,把关心关爱的重点放青年民警的教育引导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青年民警的政治引领、文化引领和榜样引领,提升了青年民警的素质,有力保障了监狱各项工作的开展,监狱连续四年实现“四无”。
一、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关工委认真践行习总书记关于“能否把青少年教育好、引导好、培养好事关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政治上关怀关爱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确保青年民警政治上合格、过硬。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关工委配合党委中心工作,与政工、团委一道制定实施政治教育计划,在清明节,建党日、国庆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教育活动;“五老”结合新警入职、青年民警入党、主题活动日,给青年民警辅导授课,开展谈心活动,教育青年民警自觉践行“三观”,不忘初心使命。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12次,受众达930人次。二是按照省厅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年度要点作好出教育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和“三爱教育”,组织青年民警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引导青年民警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关工委与团委配合,组织开展“学习雷锋—温暖志愿行”、庆“五四”致青春系列活动,使青年民警坚定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清明节期间,组织青年民警开展“缅怀先烈勿忘历史重整行装再立新功”为主题的公祭活动,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组织参观江桥抗日纪念馆,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祭扫烈士墓活动;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五老”在烈士墓前对青年党员讲述英烈先进事迹,鼓励青年民警、青年党员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自觉为党的监狱事业奉献青春。
二、坚持文化引领,培育高尚情操
一是营建先进警营文化,优化青年民警成长环境。结合办公楼迁新址,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公条件,建设警营文化。在进门大堂、走廓通道和活动场所,精心布置名人名言、政治标语,文化精髓、道德规范等展板、宣传栏,给人以耳目一新、奋发向上的正向激励。在监舍走廊、楼厅和监舍内,布置反悔思过,重新做人,礼仪廉耻和“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内容的标语展板,使青年民警的工作环境和业余活动场所到处充满着先进文化的魅力,时刻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二是发挥警营文化的聚合力。定期开展青年民警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监狱成立由青年民警组成的足球队、篮球队,坚持阶段训练,每年组织新老民警开展友谊赛;加强横向交流,与泰来县有关单位加强联谊,先后与泰来县医院、六三监狱、齐齐哈尔监狱等单位开展文化和体育交流比赛,展示青年民警的活力。三是组织青年民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年春节和学雷锋活动月,开展轰轰烈烈的“学雷锋送温暖”活动。成立扶贫济困志愿服务队,与泰来县宏升中心小学校建立20对帮扶对子,为特困儿童献爱心,建立“手拉手”互助伙伴关系;四是开展家训、家规、家风和国学教育。举办“党恩感悟感动”系列教育讲座,组织“树理想、立人生”青年理论学习活动,培养青年民警的文化素质,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三、坚持榜样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针对近年来部分青年民警对监管工作艰巨性认识不足、信心不足、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监狱关工委采取言传身教、一帮一结对子、率先垂范“传、帮、带”,示范引领带新人,激励青年民警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一是放手使用,给青年民警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通过对青年民警的考察,结合自身特点,把握他们未来工作的潜力,善于发现长处和闪光点,为青年民警积极搭建创先争优干事创业平台。在“五老”的“传、帮、带”和组织的培养指导下,青年民警把压力变动力,勇于担责,主动作为,取得可喜进步。二是典型引路,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发挥老民警、老模范示范的引领作用,大力宣传“五老”的先进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激励青年民警向前辈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用同龄人的先进事迹影响和感召青年民警,增强思想工作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青年民警之间自发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性竞争机制;三是注意培养青年民警典型。注意发现和培育青年民警思想道德的闪光点。他们在培养先进典型的过程中,以青年服务队为抓手,把那些公正执法、热心服务、关注民生、扶困济贫、无私无畏、奉献爱心、不图回报的人的事,进行大力宣扬;及时捕捉闪光点,对细微之处的奉献爱心也及时给予激励,从给家属区、健身房清理积雪,参加老干部活动室无偿劳动,照顾孤寡、患病老人,陪伴特殊学校孩子们的青年民警,运用表彰奖励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活力和激情。
(泰来监狱供稿)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