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省现行标准下62.5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个国贫县、8个省贫县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黑龙江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动员引导众多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做出了社会组织应有的贡献。
坚守使命,构建大扶贫格局
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黑龙江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是省民政厅党组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真抓实干的成果。近年来,黑龙江省民政厅充分发挥职责和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重要部署,引导全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陈阵说,聚焦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民政部门的重大历史使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社会组织是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脱贫攻坚,既是社会组织“以志愿求公益”的根本宗旨,又是服务国家、社会、群众、行业的重要体现。
陈阵同时也谈到,在实践中发现,“给钱给物”的扶贫模式虽然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急需,但实现脱贫还需在多元扶贫模式上探索创新。因此,省民政厅党组从2017年开始,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指导社管局注重创新方法、强化务实举措,进一步加大调研指导力度,积极走进社会组织面对面研究,探索社会组织扶贫创新模式。
民政为民,探索脱贫攻坚新模式
2019年11月5日,黑龙江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创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在全国首次提出并举办首届龙江“社会组织伙伴日”暨助力贫困县(市、区)脱贫攻坚扶贫大集活动,全省共有260余家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12个县(市、区)、43个深度贫困村参加大集,当天就签约扶贫产品购买合同100万元。
2020年10月,第二届龙江“社会组织伙伴日”暨2020年全省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扶贫大集活动,省内50余家社会组织携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共有13个地市、25个县(市、区)带来228种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参加了此次扶贫大集。扶贫大集向贫困户捐赠大量医疗物资、生活及学习用品,购买农副产品共计214万元。
作为“伙伴日”的具体负责人,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王涛深有体会地说,党员干部在多次调研走访中发现,很多贫困村的农副产品无法销售出去,使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为此,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决定搭建龙江“社会组织伙伴日”互助平台,调动全省社会组织力量,推动全省社会组织与贫困县、会员企业与贫困村之间形成伙伴关系,通过互帮互助使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得到更好发挥,也让贫困户直接受益。
在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推动下,绥化市社管局与绥化市寒地黑土马铃薯研究所密切协作,帮助指导贫困户开展马铃薯示范种植。2017年,该马铃薯扶贫项目在国家级贫困县青冈县三地示范种植成功,第一批示范种植的40户贫困户当年实现收入16万余元,当年实现脱贫。2018年,在兰西县、拜泉县扩大种植马铃薯原种面积100余亩,采取整村、整乡推进、园区化管理模式,实现收入180余万元,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当年实现脱贫。2019年,在肇东、兰西、青冈推广种植,实现收入39.87万元,82户贫困户当年实现脱贫。
凝聚大爱,让公益之光撒遍龙江
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通过凝聚社会组织的多元化作用,坚持示范引领,使社会组织力量不断壮大,对接扶贫精准发力,社会正能量得到有效发挥。齐齐哈尔市共有26个国家级贫困村,其中20个深度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472户,贫困人口2809人。齐齐哈尔市民政局支持社会组织扩大规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创办社会组织,通过承接扶贫项目、打造特色农业、壮大传统文化、发展新兴服务业等手段,因地制宜开展结对帮扶、技术帮扶、医疗帮扶、心理帮扶、文化帮扶,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第一个在基金会章程里加入服务社会公益职责的省内高校基金会。该基金会秘书长郭峰认为,扶贫先要扶智,只有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文化修养的提升,才能彻底摆脱贫困。郭峰对一次带领团队到齐齐哈尔市某中学进行无人机捐赠活动印象深刻,一位女同学在倾听了关于无人机发展历史的讲座后,毅然决然将高考第一志愿填写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连老师都没想到,这位同学当时的学习成绩与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有很大一段差距,最终却成功考取了该所高校。她的动力就是源于那场扶贫助贫的讲座,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黑龙江省女创业者协会会长张成莲把“扶贫赋能”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她带领协会深入贫困县和矿区,面向无工作、无收入、无保障的贫困妇女和矿区家属,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她带领协会走进大学校园,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法律常识等培训,培训城乡女性2.2万人、女大学生3万人,其中70%女性实现就业创业。黑龙江省上善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主任王丽东近年来更是积极投身女童保护和留守儿童的帮扶项目中,她的眼里充满了对这份公益事业无私的爱。
党建树旗,社会力量共奉献
在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将分散的社会组织凝聚起来,并让奉献的精神无限释放呢?黑龙江省河南商会党委书记贾银增深有感触地说:“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才是凝心聚力、引领发展的根本”。在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精心组织与带领下,全省社会组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听党话跟党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贾银增结合工作实际讲到,黑龙江省河南商会通过“抓党建促会建”,使民营企业家们有了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该商会号召全体会员积极投身到全省脱贫攻坚战役中,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实行项目扶贫开发,项目落地首先落到贫困地区,用工用人首先用贫困户。几年来,黑龙江省河南商会共引进资金342.8亿元,在木兰、望奎、克山等11个贫困县区投资兴建企业,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工作岗位超万个,带动当地10907个贫困户、35650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佳木斯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周奕十分关注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经常主动到社会组织调研,与会员单位密切沟通与交流,会员单位坚决支持社会组织党工委的工作,做到了“党有召唤,积极响应”。该市社会组织共帮扶20余个村屯,为全市各贫困村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提供直播带货、家政、园艺等免费职业培训逾5万人次,开展义务农技指导200余场次,受益近万人。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