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longjiangdangjian@163.com

站内搜索:

青春逢盛世 强国当有为

来源: 时间:2022-06-28 16:01:30 责任编辑:宣传工作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铺展了一幅青年与时代同行、为民族担当的历史画卷。

回望百年征途,我们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一代青年先驱们上下求索、挺身而出,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开辟出广阔的新天地,迎来中国奔向黎明的曙光。

走过百年,我们终能发现,青春的力量在接续奋斗中始终激荡。中国青年不负习近平总书记重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年轻的医务人员写下“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的请战书,逆行出征,英勇冲锋;2020年多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年轻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钢铁之堤”;脱贫攻坚激战正酣,年轻的扶贫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誓言,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面对层层困难和挑战,广大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青年是堪当大任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难得的人生际遇,也面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时代使命,应躬身入局,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先锋力量。

一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志存高远,一个国家就有澎湃的动力,一个民族就有蓬勃的希望。何谓“立大志”?青年周恩来告诉我们,那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毅然回国的钱学森告诉我们,那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的奋发图强;情系脱贫事业的黄文秀告诉我们,那是“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坚定抉择……鸿鹄之志彰显青春华彩,青春因理想信念而熠熠生辉,作为青年一代,理应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追逐崇高理想中砥砺奋斗。

二要常学常新,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知青时,除了帮扶当地建设生产外,最乐意做的事就是读书,因而留下了“三十里借书,三十里讨书”的佳话。翻开书本向先哲学习,躬下身子向人民学习,在学习中习近平锤炼出过硬本领,使得他在日后从政途中常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豪情来面对一次次考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要在学习的同时,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切实做到在学习中锤炼过硬本领。

三要艰苦奋斗,强化使命担当。人生没有“躺赢”,理想贵在坚持。面对艰难险阻,不做“躺平”任嘲的局外人,争做开路破局的弄潮儿;面对繁重任务,不做冷嘲热讽的旁观者,甘当兢兢业业的实干家;面对问题矛盾,不做怨天尤人的“键盘侠”,做好尽责尽力的建设者。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在拼搏中释放激情、坚持理想,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诠释责任担当,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作者为省广播电视局监测站青年理论小组 谭军)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