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新常说:“要想村强民富,必须建强基层组织,只有巩固住党建基础,抓牢了党建,才能抓住驻村工作的牛鼻子。”
2020年9月,省广播电视局派驻抚远市通江镇东红村第一书记何日新到村后,真抓实干,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民公仆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航向”
东红村位于通江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离抚远城区9公里。全村户籍人口328户726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9人。
何日新组织并长期持续开展“第一书记帮支部带支书”“党员联户帮,携手奔小康”等活动和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3户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每名普通党员固定联系10-15户群众,做到“四必到、四必访”,实现“党员进网格,服务心贴心”,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进村、组、户,在支部、党员和群众之间搭上“连心桥”。
送学上门走访慰问老党员
真情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
近两年,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困难群众在生活、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遇到困难,何日新积极沟通协调帮扶人和帮扶单位,制定了个性化帮扶措施。
脱贫户刘玉辉家的园子有5亩地,2020年却啥都没种。走访了解情况后,何日新认为园子是刘玉辉家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鼓励引导刘玉辉在2021年开春时种上了黄豆,秋天收了1200多斤。喜获丰收后,他又和镇领导一道积极帮助联系销售渠道,没用脱贫户掏一分钱,帮助脱贫户把黄豆打上5斤一袋的小包装,化整为零全部销售出去,实现脱贫户增收5000多元。今年年初,刘玉辉媳妇主动联系何日新,说:“何书记,今年我们家园子还种黄豆!”
脱贫户索金红是个换过股骨头的残疾人,但她身残志坚,立志摆脱贫困,2021年自己养了6头猪,但生猪市场行情不好,索金红犯了难。何日新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向镇里汇报,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和爱心企业进行消费帮扶,刚进腊月,她家的6头猪就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全卖出去了。
在他的帮助下,2021年,8户脱贫户中有3户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2户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其余3户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脱贫户为第一书记送锦旗
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东红村仅有集体土地49亩、大棚2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带贫能力较差。
何日新一方面联系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对口专家李于,提升主导产业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一方面鼓励村干部做表率,带领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抚远县城提供特色小园产品,找到销路稳定增收。
在筹划光伏电站产业的过程中,最难的有两点:用地和资金。光伏电站必须使用工业建设用地或者废弃地建设,村里没有这样的土地。何日新说:“我们必须笨鸟先飞,抢先弄到这样的地。”他发动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多方打听、多次实地考察,迎大风、钻树林、跨雪地……一次次地被否定,一次次执着地再出发,最后在镇领导的关心下,终于租到了光伏建设用地。
何日新和伙伴们的执着精神感动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在3月份项目库微调的时候,东红村光伏电站产业项目被列入项目库,计划年内完成施工建设。
有了市、镇领导的支持,何日新和村“两委”的干劲更足了,他说:“村里要是每年能增收这十五、六万,攒两年我们就能再干更大的事!”有人打趣地说:“你费这么大劲干啥?等到光伏电站建起来,你都走了。”他说:“我走不走不重要,重要的是光伏电站必须留下来!”
第一书记同乡镇、村“两委”研究光伏项目选址
自治带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和村干部的交流中,何日新常说:“我们作为最基层的组织,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让高质量发展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
在走访中,他发现东红村60岁以上老人比较多,农村老人养老是个大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他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村在养老敬老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心里有了谱。
何日新向镇领导汇报、和村“两委”商议,能不能探索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子女敬老”的农村养老新路子。镇领导对这一想法高度认可,并且主动提出可以帮助联系爱心企业进行捐赠。很快,有两家爱心企业向东红村孝善基金捐赠人民币6万元。有了这笔钱,他们快速行动,制定了《东红村孝善奖励金实施方案》,明确孝善基金由“奖励金”+“赡养金”构成,“奖励金”主要来源为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款,“赡养金”由子女按个人意愿为老人交纳,孝善基金理事会按子女交纳赡养金比例进行补贴,打入老人账户。
村民陈召良在早上7点多第一个来村委会交钱,他说:“村里干了一件大好事,帮我们想着父母,我们做子女的要不对老人好,在村里都抬不起来头。”
举办孝善赡养金暨奖励金发放仪式
2021年度的孝善奖励活动,共为77户131位老人发放赡养金暨奖励金549020元,养老敬老意识日益根植在全村百姓心中。
何日新还通过省广播电视局向上争取建设资金430余万元,建设抚远市应急广播平台,打通应急信息发布和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帮助村内“九小场所”进行防疫消杀、带领村民在家门口的乡卫生院进行疫苗接种、为村民低洼地抽水排水、为受灾群众发放防寒物资。
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闹心事、堵心事,何日新带领村“两委”把党在农村的阵地建设到农民群众的心里。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