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省教育厅始终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狠抓创建、紧抓创新、常抓创优。2022年被授予黑龙江省第二十届“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以“文”育人,下好文明单位创建“先手棋”。坚持“文明建设、教育先行”,高位推动,层层联动,努力营造党建引领、文明涵养、业务融合的创建氛围。抓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文明机关“十个一”行动方案等8个文件,召开专题会议4次,中心组学习20余次,明确创建目标路径,运用多种方式渠道,进一步武装职工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抓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引领文明、文明提升党建”工作思路,探索“党建+创建”模式,把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党建要点和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部署要求,推行“学、对、融、落”工作法,各党支部既打造文明阵地,又成为创建堡垒。抓价值引领。坚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建设党建文化墙,举办业务大讲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厚植培育法治文化、廉政文化、诚信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美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省教育厅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普法先进集体。
以“德”润心,当好培根铸魂创新“播种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提升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上下功夫,让文明之花绽放校园,让文明之魂浸润心灵。铸思想道德之“魂”。组织评选“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机关工匠”,广泛开展“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制定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方案,440万学生上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学第一课”,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强文明风尚之“基”。推进健康行动,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将球类、徒步比赛、职工运动会等纳入制度性安排;推进美化行动,完成食堂改造、停车场扩容,解决用餐难、停车难等问题;省教育厅被评为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带动22所高校成为全省“节水型单位”。树志愿服务之“风”。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情暖龙江”“五进五促”等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注册率达到90%以上。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下沉社区支援防疫、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无偿献血、以购代捐、敬老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师生参加农村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关爱行动累计12.4万人次。
以“行”促效,打好服务发展创优“组合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优化“育人环境”。从群众急难愁盼小切口入手,持续深化作风整顿,全面推动“四零承诺”“公民同招”,中小学课后服务“5+2”模式实现全覆盖,“五色教育”“五项管理”成为全国典型。出台了“双减”意见,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96.27%。近三年党风政风热线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0.32%、94.48%、95.23%。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施中小学“暖心解忧”十项行动和高校“安心解困”五项行动,深化评价、督导、考试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0.8、4.6、6.6个百分点,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服务“科教振兴”。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高校服务龙江“八大行动”,扎实做好人才、就业、乡村振兴、校友招商等重点工作。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15所和专业群51个,建成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现代农村职教改革试验区。4所高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在全国首创“头雁”行动,高校累计“六类人才”460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7项,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文明建设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奋力书写新时代龙江教育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