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理论武装,强化政治引领。一是筑牢思想根基。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各机关党组织以“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多种方式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1400余次,参加网络答题3599人次,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得到提升。二是丰富学习载体。组织开展“最美阅读声音”演讲比赛、情景互动式党课和《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微视频等活动1400余次,丰富学习载体,活化学习内容。三是突出舆论引领。在“大兴安岭地直机关党建”公众号中开设“第一课堂”等专栏,发布信息190余条,各党组织通过“学习交流”微信群发表美篇2566篇,有效把握舆论主导权。
抓主责主业,推动责任落实。一是把准航向抓党建。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召开全区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统筹谋划全年党建工作载体和推进措施;召开16次专题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擂台赛”等工作。二是推荐选举重民主。召开地直机关工委党代表会议,指导18个地委直属党委和66个工委所属党组织酝酿提出省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圆满完成选举工作。三是服务民生强治理。在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组织动员1989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开展“敲门行动”4794次,深入1342家商户进行防疫政策宣传,686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20名青年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卡口,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抓党建引领,推进中心工作。围绕地委工作思路精心设计“党建品牌+”项目65个,推进中心工作高质高效完成。一是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实施“党建+项目攻坚年”发展战略,推动重点项目开工142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开工8个,开工率100%、投资完成率125.3%、资金到位率100%,“三率”均位居全省第一名。二是党建引领森林防火。以“应急先锋+森林防火”党建载体,组织“平安清明”“五月攻坚”“六月决胜”“金秋保卫”森林防火四大战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全区中药材、绿色有机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突破8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8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57%,位列全省第一。
抓作风转变,夯实党建根基。一是锻造过硬本领。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工委开展交流研讨9次,开展各类专题学习37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业务、讲党课14次,形成调研报告5篇,以实的作风、严的要求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水平。二是提升工作效能。举办2022年度党员培训班、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2401名党员和发展对象参加培训。严把发展党员关口,审批接收28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31名预备党员,为651名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接,建立581名离退休、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档案。指导50家基层党组织进行换届选举和委员调整,指导7家行业协会建立综合党委、53家社会组织建立兼合式党支部。三是强化机关纪律。召开纪检监察工作会议,推动12家机关党委成立机关纪委。组成2个工作组,通过实地暗访、重点抽查等方式对地直机关单位进行突击检查,有效纠正机关干部迟到早退、串岗脱岗,请销假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现象。
抓文化聚力,激发党员活力。一是组织活动聚力。组织开展地直机关职工趣味运动会,41个单位755名干部职工参与其中。开展“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主题演讲、书画创作等评选活动,最终收录原创作品174个,表彰作品114个。二是弘扬志愿精神。利用“3·5学雷锋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动员各机关党组织开展贫困帮扶、环境治理、养老扶幼、微心愿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义务植树1300株,捐赠图书 2373本,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三是做好关怀帮扶。走访慰问186名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省级以上先优党员以及因公牺牲党员家属,为73名职工发放送温暖资金61200元,为10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组织动员228名地直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结直肠癌筛查,让干部职工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