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全市监管工作薄弱环节,深入探索解纷止争举措,奋力开创矛盾纠纷化解的新生态、新赛道、新格局。
夯实基础信息这一关键支撑。“全面+精细”,加强信息采集。充分利用入所24小时谈话教育,对收拘人员进行矛盾“过筛”,全面收集被拘留人员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意愿诉求等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源,提高无效、虚假信息甄别效率,做到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相结合,为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谋定方向。“研判+建档”,突出分类管理。优化完善矛盾纠纷评估机制,实行三类台账分类管理。根据矛盾类型建立分类管理台账,根据等级评估建立等级管理台账,根据矛盾激化程度建立重点管理台账,与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源头化解。今年以来,已建立各类等级台账46份,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有力支撑。“真诚+共情”,搭建信任平台。利用亲情电话、亲情餐厅、家属会见等方式缓解被拘留人焦躁情绪;通过查阅案情、谈话教育、沟通交流、分析矛盾根源及诉求,制定精准调解方案;通过积极共情、正向引导,奠定良好信任基础。目前,已化解矛盾纠纷26次,收到致谢锦旗9面,一起案例被评为全省拘留所矛盾纠纷化解典型案例。
激活改革创新这一核心动能。建立公共服务机制。开设法律专家门诊,为拘留人员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法律服务,有效避免矛盾升级,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6次,成功化解民转刑案件1例。建立“拘调衔接”机制。与市法院构建司法拘留联动调解体系,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相互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截止目前,化解司法拘留4起,执行数额84万余元。建立警企合作机制。先后与两家职业技能学校、三家机动车驾驶员学校达成合作共识,为解除拘留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驾驶证考取优惠政策,3人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0人享受考取驾驶证优惠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被拘留人员无收入来源和从业技能的困境,让问题有办法、矛盾有出口,形成有机循环的工作模式。
抓好队伍建设这一根本保障。引入专业人员培训。邀请市综治、司法、民政、妇联等部门及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参与专业领域、复杂矛盾纠纷化解,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案例剖析总结,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矛盾纠纷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邀请各类专家13人次,培训26次。坚持教育感化。坚持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所内教育与社会化教育相结合,有效减少重复违法率,提升教育转化效果。设计制作的法制教育课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件,1人被评为省级授课能手。打造多元化法治教育宣传阵地,联合多警种开展法治宣讲进拘留所活动,开展各类宣讲8次,576名在拘人员接受教育。抓实事后回访。对矛盾纠纷化解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对拘期内未能全部化解的矛盾纠纷,持续开展所外调解;对未履行调解协议的,督促尽快履行;对可能出现反复甚至激化的,及时反馈相关单位及所在社区。今年以来,累计回访46次,反馈有效信息8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