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longjiangdangjian@163.com

站内搜索:

如何面向年轻干部讲好党课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4年第11期 时间:2024-12-15 15:41:09 责任编辑:刘晓旭 麻静 耿明阳

作为“三会一课”重要内容之一的党课,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一种经常性教育形式,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对教育培养年轻干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如何适应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通过党课讲好讲活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从实践来看,一堂优秀的党课,一定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冲击力的,要让党课入脑入心、启智铸魂,需要在思想穿透、情感温暖、风格感化、形式创新上着力,归结起来,就是要让党课教育踩上时代步伐、充盈青春气息。

一是注重语言的鲜活度。政治话语是党课教育的核心话语。党课要抓住青年群体,首先要适应青年的语言体系,在政治话语之外引入更多具有鲜活度、感染力的生活语言。在一次机关年轻干部即兴宣讲会上,笔者围绕奋斗成长的主题,从“植物的一生”说起,用6个标题讲了一堂党课:播下红花的种子——从李大钊最后的慷慨陈词,谈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坚守;扎下榕树的气根——多接“地气”、多吸“养分”,到一线历练、在一线成长;绽放小小的苔花——珍惜自己的岗位、吐露自己的芬芳;挺起青松的枝干——铸就不卑不亢不媚的骨骼;不能忘了修枝剪叶——常检己过、常补己短;垂下金秋的谷穗——懂得谦逊、感恩和奉献。这堂党课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贴切,很受年轻干部欢迎。

由此可见,党课教育应坚决摒弃“八股腔”、减少“格式化”、杜绝“大而空”,要注重小切口、引入小看点,把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庄严厚重的主题融入有“烟火味”“青春气”的生活叙事中,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译成生活话语、网络话语、青春话语,以打动人的语言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二是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党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讲好道理,也体现在情感的引领和凝聚。情感在党课中的附体是故事。小时候,我们的爱国情怀正是通过刘胡兰、董存瑞、戚继光等革命烈士、民族英雄的故事建立起来的,可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故事更易打动人心。

讲党课同样如此,但凡引人入胜的授课,除了要把思想、理论讲得入木三分外,也需要故事中情感的带入。故事因为情感而暖,它可以赋予历史和理论以温情、以振奋,能够触及人的内心深处。可以说,一堂生动的党课就是一场深入心灵的洗礼、一声声奋进的号角。党课教育要把革命故事讲透、把榜样故事讲活、把身边故事讲精彩,注重用故事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呈现出一个伟大政党的坚定信仰、磅礴伟力和博大胸怀。

三是探索形式的文艺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宁波市委组织部牵头创作了一台以“初心托举梦想”为主题的晚会,剧目以党章守护人张人亚的故事开篇,节目包含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陈淑芳的自我讲述和歌舞、朗读、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给革命老区四明山的一封回信压轴,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这就是“文艺+党课”的魅力,在润物无声中传递理论“鲜味”,在一眼百年中感悟岁月“真味”,在感同身受中体验纯真“党味”。

近年来,《长津湖》《觉醒年代》《扫黑风暴》《人民的名义》等多部影视作品广受年轻人欢迎,还有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音乐剧《瞿秋白》等,让不同时代的年轻人跨越时空对话,巧妙地以当时的青年来感染现在的青年。除了电影、戏剧、音乐外,展览、访谈、情景剧等“融”党课也在“吸睛”“圈粉”,让年轻人像追剧一样追讲、追课。“沉浸式”党课也在持续升温。沉浸式具有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等特征,比书本教学、课堂教学更触动人心。比如,宁波市直机关工委打造的“红橙金绿蓝”五色青年研学路线,充分利用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以听得见、看得见、动起来的形式,让学员成为现场活动的主体,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零距离接触,给予学员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艺术化熏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党性教育。

四是推动主体的青春化。时代是属于年轻一代的,党课的讲台也应更多地安排年轻人上台。他们不仅有独特的视野、新颖的理念、丰富的学识、创意的表达,而且对同龄人关注什么、喜欢什么、热议什么自带发言权。怀有“同理心”,讲着“青年话”,道出“知心理”,具有其他授课人不具备的优势,这就是“同龄共鸣效应”。

回顾党的历史,青年历来是推动新思想新文化在华夏大地传播的关键力量。正如李大钊所言:“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环顾当下,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党课“达人”“理论轻骑兵”已经成为理论宣讲的生力军,宁波市直机关95家单位、248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9个青年学习联盟、5627名青年干部常态化参与理论宣讲活动,把青春宣讲的旗帜插到“四下基层”的实践场。

把讲台交给年轻人的同时,更要为他们搭好迅速成长的平台,让他们有底气、有能力站在这个舞台上。近年来,宁波实施“潮甬”青年理论培塑工程,依托青年学习联盟、甬习云课堂、青学达人等“云平台”“竞技场”,开展经常性的理论学习比、亮、赛、帮活动,不断提升青年干部学理论、讲理论的能力。采取“研学讲一体”的训练营方式,组织党课“后浪”骨干走进各类社群场景,“蹲”到群众中去历练、去感悟。探索开展“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让青年干部聚焦解决实践问题,提出攻坚克难的硬招实招,在知行合一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五是提升时空的现代感。青年在哪里,党课的路径就要铺设到哪里。生活中片刻不离的网、端、屏要用起来,网络慕课、云宣讲、短视频、在线直播、IP人物主讲等各种方式要共同发力。建党百年之际,上海推出的《百年大党正青春》全媒体党课,每期配合制作党课视频、图文实录以及相应新媒体产品,借助全媒体的传播手段全场景分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处在互联网时代,党课教育要勇于探索、敢于发声,努力尝试走到台前与受众面对面,走进网络与青年“键对键”,把党课讲到移动端,把能量传递到“十指间”,让观点成为“热搜”,让思想之花随时在屏上绽放。

平行互动的方式要用起来。台上台下“你来我往”的互动氛围,师生间“思想碰撞”的研讨环境,既能增加年轻人对理论学习的参与度、兴奋感,又能给党课教育增添活跃度、感染力,真正让党课教育“动”起来、“活”起来、“暖”起来。

党课的时长也要适度控制。一个人的注意力、好奇心、兴趣点是有限的,在不断延伸的时间轴上,可能会出现“审美疲劳”。最好的效果是,当青春遇到党课,时光在悄然中流逝,有心动、有感悟,有深情回眸、有神往追忆,不知不觉间,课程已然结束,留给大家的是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回味。

(作者系宁波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