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级机关工委以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四强”党支部建设为目标,抓牢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关键,以党员队伍强确保政治功能强,促进支部班子强、作用发挥强。
一、实施“源泉工程”,确保党员队伍源头活水
系统教育立根固本。突出上好“入党第一课”,科学设置培训课程,认真打造教室课堂、指尖课堂、沉浸课堂、服务课堂“四大课堂”,通过参加主题党日、入党宣誓、列席党员大会等多种方式,规范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新党员系统化标准化培训,教育引导培训对象明确入党条件、端正入党动机、牢记入党初心,扣好“第一粒扣子”。
严格程序强化标准。按照发展党员程序步骤,系统梳理各环节易错问题,形成负面清单。建立支部自查互查、机关党委全面检查、工委常态化督查制度,对近5年发展的党员全程追踪,逐份逐项复盘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及时反馈、提醒整改机制,将发展党员工作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确保每名党员入党程序一项不缺、入党材料一件不少。
资格认证确保规范。实行发展党员工作履职资格认证制度,开发在线测试系统,在集中培训基础上,分层分批全覆盖组织党务工作者进行发展党员工作履职资格认证考试,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不得从事发展党员相关工作;同一党支部内,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中至少有 1 人须取得资格证书。
抓实领导班子领学促学。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建立机关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旁听制度,完善班子成员带头讲专题党课、作辅导报告、下基层调研等学习机制,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首要内容,推动机关各级党组织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时牢记殷殷嘱托、把准政治方向、落实政治要求。
抓好青年党员学习提升。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组织青年思想动态调研,组建741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形成126个青年理论学习品牌,实现组织建立、青年参与“两个全覆盖”。制定基层党组织开展联学活动指导意见,每月印发青年政治理论学习指南,常态化开展青年联学、“青学讲堂”访谈分享,举办“学习二十大、青春耀‘四敢’”系列活动,组织“关键小事”调研攻关,不断锤炼青年党员过硬本领。
抓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列为党员培训必学内容,开展网络行为规范专项教育,举办网络安全普法宣传30余场。组织网络意识形态大排查,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全覆盖签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书》,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作出规范网络行为承诺。加强网络知识和情况处置应对能力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打好网络意识形态主动仗。
实施党务干部赋能行动。加强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提升培训,连续3年组织机关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和纪检委员全覆盖集中培训,上好党的创新理论、党内法规、基础党务、融合发展、纪律教育、形势任务“六堂必修课”。印发机关党务工作实务手册、机关党支部工作导则等,定期举办“书记讲给书记听”“支部书记讲坛”等分享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党务干部技能竞赛、书记擂台赛等“亮晒比”活动,持续夯实能力基础。
实施组织生活提质行动。丰富拓展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在“三会一课”制度中融入开展企业困难需求分析会、政策制度供给研讨会、科技创新发展观摩会和数字经济课等内容,使党内组织生活贴近工作实际和发展大局。建立大联络、大调研、大交流三项机制和组织生活旁听制,全覆盖向直属党组织派遣党建联络员,加强“一对一”指导。常态开展“线上+线下”党建体检,加强组织生活数字化、清单式管理。
实施党员档案规范行动。全面摸排党员档案遗失或不齐全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补档程序和规范要求,采取“列表挂账+对表销号+集中督办”模式,逐一过筛、逐个销号,集中补办了一批缺失党员档案。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机关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文件,推动档案核查和补办工作常态长效。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对标对表有关要求,全面摸排不合格党员。
实施严管关爱聚力行动。连续3年印发《市级机关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选编》,普遍开展“一把手”讲纪律、庭审旁听等警示教育。制定完善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实施办法,明确“十个必谈”“十个清楚”。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制定《市级机关先进典型培育管理办法(试行)》。打响“活力机关、健康公仆”品牌,常态组织开展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文体活动,举办培训班、青年联谊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聚焦国家战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拓展全域党建新格局,深化“沪苏就医e保通”合作共享,实现跨省4530家药店直接结算。围绕实施长江大保护,推动“一江两岸”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务等8个部门党建联建。围绕太湖治理,牵头江苏、浙江两省环太湖四市成立“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环太湖机关党建圈,做实“共筑生态岛链”等6个区域联动重点项目,以“党建红”携手共治共创新时代“太湖美”。
聚焦产业发展。制定出台《苏州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指引》,明确党建和业务融合“十八法”。围绕“1030”产业体系建设,指导成立纳米新材料、智能车联网等25个产业链党委,组织协调29个省级机关先锋行动队党支部下沉一线,和链上企业代表结对签约党建项目34个。协调大院大所开展党建联建,促成科技合作项目889项,涉及金额 19.89亿元。用好“行动支部”工作法,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组建党员骨干“惠服务”能手队伍,成立惠企行动党支部近百个,推动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一线当先锋、打头阵。
聚焦为民服务。推动88个市级机关部门单位与208个村(社区)、4791家“四上”企业常态化开展“千村万企、千家万户”大走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建立集中服务、分队服务、结对服务机制,持续深化92家市级机关、市属国企与169个社区党组织全覆盖结对共建。协调推动市级机关51处党群服务阵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共享。3年来,根据社区需求共组建65支服务分队,认领结对服务项目500多个,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基层治理上水平。
压实党组(党委)主体责任。制定《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的实施办法(试行)》,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的重要职责、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党组(党委)每年至少研究部署1次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用好党建考核“指挥棒”,强化党组(党委)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政治责任,完善督促检查机制,推动责任落地落实。
强化支部主抓意识。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着力培养负责任、懂党建、主动抓的党支部书记“带头人”队伍。出台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规范党务干部配备、培养、交流、使用。严把换届人选审核、任免审批、任职谈话等关口,实行机关党支部书记由处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推动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作用,建立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抓党员教育管理责任清单,推动党支部自觉抓好主业、当好主角。
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党员意识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组织谈心交心、建言献策、“我向组织说句心里话”等活动,广泛听取基层党员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业务技能竞赛、岗位比武等,建立完善“学—干—比”一体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不断凝聚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者:江苏省苏州市级机关工委)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