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党支部在省司法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三聚焦三打造三提升”的工作理念,以品牌创建为抓手,精心打造“促进法治 创新先行”党建品牌,解锁基层党组织“活力密码”,凝聚起创新开展工作的强大动力,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一、聚焦理论武装,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提升政治引领力
筑牢思想“主心骨”,才能找准行动“方向标”。促进法治处党支部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通过固化机制、丰富形式、强化指导,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紧跟中央、看齐核心的政治思想,坚持把党性修养作为支部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用党的最新理论凝心铸魂。发挥“头雁效应”,支部书记定期讲党课,推出一批“党味”更浓厚、更具代入感的鲜活党课课程。创新“五学联动”制度,将“学、思、悟、行、效”一体推进、一体抓实;打造“五化”学习品牌,通过理论学习“体系化”、学习内容“丰富化”、学习管理“制度化”、理论学习“实践化”和学习过程“多样化”,做到应学尽学、学以致用,实现理论学习质量全面提升。扎实开展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党员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淬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聚焦创新工作,打造创新型党组织,提升发展驱动力
品牌,是一种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能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建品牌的创建、推进和深入实施,形成了找方法、寻突破、有特色、显亮点的品牌效应,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党建生态圈”, 激活了基层“神经末梢”,夯实了党建“根基”,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创新融合。支部书记带头组建创新业务团队,主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创新攻关。在我省冰雪旅游“火爆出圈”之际,进一步前移旅游纠纷调解“阵地”,指导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牡丹江“雪乡”“镜泊湖”、东极抚远、北极漠河等各大旅游景区,设立特色旅游调解室63个,调解旅游纠纷1480件,同比增长208%。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会同省委老干部局创新打造“银龄调解”工作品牌,在省市县三级退休老干部中选聘“银龄调解员”1174人,新华社、长安网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会同省法院、黑龙江大学创新建立“东北亚法律查明中心”,组建全省涉外调解人才库,在国际贸易中依法维护双方企业合法权益。依托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建立“调解研究中心”,开展调解理论与实务研究,承接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会同警务指挥中心,建成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安置帮教数据全量收集,工作全业务、全流程管理,省委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予以肯定。将延伸帮教工作触角向公安看守所延伸,会同省公安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延伸帮教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进看守所延伸帮教103次,实现全覆盖。
三、聚焦中心工作,打造服务型党组织,提升组织凝聚力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特色党建品牌的创建,党员干部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有效推进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推进全省“排纠解纷防风险 保安护稳促发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全年排查纠纷29.1万次,调解37.7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1.3%和7.4%。开展远程视频会见26192次、远程公共法律服务14931次,同比分别增长130.2%和47.9%,会同省检察院增补选省级人民监督员50人,抽选人民监督员5655人次、监督检察办案活动5355件次,抽选人次及监督件次均位居全国前列。开展基层法律服务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指导各地会同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整改问题184个,处罚基层法律服务所158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6人,基层法律服务市场明显规范。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党支部将紧紧围绕厅党委决策部署,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三聚焦三打造三提升”,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各项工作,持续通过党建品牌创建传承、凝聚、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勇毅前行、开拓进取、实干担当的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在保障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