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longjiangdangjian@163.com

站内搜索:

根系植沃土 绿意写芳华——省直机关工委驻光复村工作队推进解决乡村基础设施纪实

来源:省直机关工委 时间:2025-03-27 15:19:19 责任编辑:刘晓旭 麻静 耿明阳

在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新生乡光复村,有这样一支默默无闻、以村为家、甘于奉献的团队,他们用奋斗践行使命,用实干铸就忠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为村民解决了一系列困扰当地多年的发展难题,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人”,他们就是来自省直机关工委的驻拜泉县光复村工作队。

2023年5月,省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副书记刘舸主动请缨深入基层一线,先后带领靳晓棣、崔富泉、汪亮男、盛斌等同志,把促进乡村振兴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共同肩负起驻村帮扶的光荣职责。

光复村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近7年历任工作队的持续努力,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一些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制约着乡村全面振兴大局。面对困难局面,工作队突出问题导向,以坚定的意志、扎实的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把驻村帮扶要求转化成一心为民的具体行动。

使命担当解民忧  初心筑就“连心桥”

2024年11月8日,光复村党支部书记张恒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将一面绣着“路畅民心顺 桥固百姓安”的锦旗送到工作队驻地,这一天,也是光复村乡村主路曲家屯南桥正式开通的日子。

真心为民服务,抓好桥涵项目立项。拜泉县新生乡光复村地处偏远,桥涵较多,由于年久失修和水流侵蚀,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严重安全隐患,特别是曲家屯南桥位于乡村主路关键地段,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工作队轮换后,把修缮曲家屯南桥项目建设当成头等大事,深入调查研究,实地踏查桥涵受损情况,积极向分管县领导和交通部门反映桥基沉陷、桥面悬空、桥墩冲毁等突出问题,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促使项目列入当年计划。

持续跟进落实,推进项目施工建设。为赶在汛期前开工,让村民尽早受益,驻村工作队主动与施工方联系,讲明路桥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同时大力寻求各种援助,推动项目提前3个多月开工。由于地方财力十分紧张,工程几次被迫停止,工作队又锲而不舍进行协调,有时忙得饭都来不及吃。在工作队的有力推进下,历经半年多的紧张施工,曲家屯南桥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在此基础上,工作队还围绕民心所向、群众所需,想方设法推动了胡家屯、刘家屯桥涵建设维护、铺设田家屯北侧桥涵桥面等项目落实,并全部如期完工,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农户多年出行安全和粮食运输难题。

加强协调沟通,把好工程质量关口。国之要事,在于交通;民之所盼,系于道路。路桥建设不仅事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宏伟战略的关键一环。在推进桥涵设施建设过程中,工作队坚持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数次与施工单位召开碰头会议,把质量要求贯穿工程项目全过程、各环节,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进度情况,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将桥涵建设打造成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的满意工程、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工作队轮换一年多来,累计争取地方财政投入资金12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路桥建设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承载着全体村民的幸福和希望。

打井纾困惠民生  清流汩汩润人心

邱家屯是光复村8个自然屯之一,涵盖31户家庭。长期以来,由于该屯水源地较远,导致线路长、耗电高、费用多、成本大,使村民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刚性要求,也事关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新一轮工作队接任后,针对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饮水难”问题,逐户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村民困难。面对政策调整、地方没有项目审批权限以及缺少资金的现实,工作队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把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做好帮扶工作的着力点,不遗余力、想方设法争取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单位的支持。艰苦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各界的充分理解,邱家屯供水设施最终被特批纳入立项。

为了让村民早日告别“吃水难”历史,工作队陪同勘测专业人员共同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选址,实地开展测量,确定打井理想点位,并积极协调村“两委”最大限度为施工单位提供电力、用车以及食宿服务。在工程建设的日子里,每位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难掩的喜悦,大家一有空闲就跑到工地现场,渴望喝上自家门前深井水的日子早些到来。经过近2个月的紧张施工,邱家屯饮水建设工程项目全面完成,水质、水量均达到了设计标准。摸着新建的水井房,村民王树山老人激动的说:“驻村工作队是为村民办实事的,心里装着咱群众,真希望这样的工作队能一直留在我们身边!”

改善电力助发展 升级设施促增收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的整体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为民服务无小事,为了彻底解决历史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工作队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韧劲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坚定向着实现村民高质量生活的目标迈进。

真情服务系民心。光复村的黄牛养殖业是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中半数以上在杨家屯。由于养殖户多、用电量大,杨家屯原有变压器无法满足养殖发展需要,成为养殖户一大“心病”。2023年6月的一天深夜,村民杨伟瑞打电话到工作队急切的说:“刘队长,全屯刚才又电停了,30多家的电器都被烧坏了,今年好几次了,我们屯的电还能解决吗?”工作队当晚就连夜开会,并形成一致意见,那就是哪怕再不容易,群众的事也一定要办好,绝不能让村民犯难。

攻坚克难牵民忧。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村民的需求,工作队挨门逐户询问养殖户牲畜数量、农机马力、日常用电等情况,多次前往主管部门反映村民意愿,同电业人员面对面交流,一起研究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方案。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工作队既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杨家屯电力改善施工电力项目工程最终获批准。

纾危解困惠民生。2023年9月21日,县电力公司作业车辆载着全新大容量变压设备开进杨家屯,在村民的企盼欢喜的目光中,县电业部门对全屯的电力设施进行更新,并对各农户的老旧电线进行全部替换。经过数年的热切期盼,光复村全体村民终于迎来了不用再为用电发愁的一天。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屯长郝继民带着杨家屯的村民将绣着“改善电力惠民生 发展产业促增收”大红锦旗送到工作队,以表达全屯70余户村民的感激之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轮换以来,工作队全体同志将自己情怀深深根植于乡村沃土,用实际行动,与村“两委”一同托举起光复村全体村民稳稳的幸福。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