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longjiangdangjian@163.com

站内搜索:

【红色传承 光耀黑土】闫博巍:科技报国 燃灯续火

来源:黑龙江日报 时间:2025-07-28 15:04:28 责任编辑:刘晓旭 麻静 耿明阳

“北大荒”这三个字,于我而言,从来都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它是我生命的起点,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无论走多远、飞多高,心灵始终归依的故土。北大荒精神也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鲜活的力量,她深深融入了我的生命,支撑我一路向阳生长。

我出生于北大荒共青农场,这片广袤而厚重的土地,承载着无数先辈的奋斗与牺牲,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作为一名9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北大荒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科研征途上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赋予我无尽的力量。

2020年,我怀着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忱,踏入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业大麻研究室,正式开启了科研生涯。初入科研领域,我深知前路充满挑战,但北大荒精神赋予我的坚韧与执着,让我毫不退缩。

初入科研领域时,我满心都是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热情,但很快就被现实浇了冷水。面对复杂实验和理论困境,我陷入迷茫,找不到方向。在反复探索中,我逐渐体会到,科研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能激发内心深处的坚韧和勇气,这与北大荒先辈们的精神遥相呼应。他们当年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没有退缩,而是用双手和智慧一点点开拓出希望的田野。科研中的挫折和困难,不就如同那片等待开垦的荒地吗?这份认知,重新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让我在困境中找到坚守的理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我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开启了对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幼苗光合生理和膜脂代谢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一丝不苟地进行样本采集与数据记录。然而,实验并非一帆风顺,数据的波动、结果的不确定性让我多次陷入困境。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口。于是,我反复调整实验条件,不断优化技术路线,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最终成功揭示了工业大麻在低温环境下的独特生理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中科院1区杂志发表,为工业大麻耐寒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试错和坚持中逐步积累的,而北大荒精神正是这漫长过程中最坚实的支撑。

工业大麻是我省特色寒地龙药“龙九味”之一,产业发展在黑龙江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区域特色产业之一。作为青年工作者,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积极加入省工业大麻产业技术体系和黑龙江省良种繁育学(麻类)学科领军人才梯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技术。努力将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培育优良的工业大麻新品种,提高其抗逆性与适应性,助力龙江工业大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在基因挖掘与功能研究方面的优势,精准定位与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推动工业大麻分子育种进程。同时,我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们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品种的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惠及广大龙江百姓。

北大荒,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赋予了我生命的底色,也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北大荒精神,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在科研的田野上茁壮成长。它教会我在困境中坚守初心,在挫折中勇往直前,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将继续根植北大荒,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执着的追求,坚守在科研一线,深入探索工业大麻的奥秘,为龙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同时,我也将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引领更多青年在北大荒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追逐梦想、砥砺前行,用青春和汗水在科研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稿选登与获奖无关,也不作为晋级依据

作者: 省农业科学院 闫博巍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