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longjiangdangjian@163.com

站内搜索:

【红色传承 光耀黑土】邓文佳:三代人都有泥土做的脚

来源:黑龙江日报 时间:2025-07-30 13:51:25 责任编辑:刘晓旭 麻静 耿明阳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完达山的薄雾,照亮三江平原翻涌的稻浪,这片曾被称为 “北大荒” 的土地,早已成为年产粮食超4000亿斤的 “北大仓”。几十年来,三代北大荒人用双手将荒原变为粮仓。从刀耕火种到智能农业,变的是生产工具,不变的是黑土深处激荡的精神力量——这种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根,以勇于开拓为脉,以甘于奉献为魂的北大荒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强国复兴征程中最珍贵的精神密码。

2017年与2021年我分别收到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与硕士研究生入学录取通知书,而报考农业大学的思想种子是在小时候姥爷和妈妈给我种下的。姥爷总说黑土地是有记忆的,他干了30余年的农业技术员,对黑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他对我说“你看这黑土,攥一把都能攥出油。”我的妈妈在姥爷的影响下,报考了农校,也是一名工作30余年的农艺师。

小时候,妈妈带我到田野中认识杂草、认识农作物,小时候的我觉得妈妈很厉害,在我眼里那些草长的都很相似,但是妈妈跟我讲述杂草所属科、所属种,在什么环境下疯长,用什么类型农药防治。风吹过稻田,她的声音混着叶子相互敲打的沙沙声,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 原来植物的世界藏着这么多学问。

2017年炎热的夏天,在高考成绩下来后,我第一志愿录取至东北农业大学学习植物病理、农药、农业昆虫防治等农业基础课程,4年的学习生活丰富精彩,但当老师讲到 “基因编辑能让作物自带抗病性”时,我忽然觉得眼前的课本变成了半开的门,门后是更广阔的天地。

2021 年秋天,硕士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时,开启了我的研究生实验生活。研究生实习的日子,是被汗水泡透的。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试验田里,我见到了比人还高的大豆、摇曳整齐的玉米、还有泥泞的田间小路,在太阳下曝晒一天结束后,喝光了3瓶矿泉水的我看着自己汗水浸透衣服,头发沾染泥土,沾满泥浆的鞋子,忽然想起姥爷说的 “黑土有记忆”,感慨良多,心智益更加坚定与成熟。

我理解了北大荒精神的艰苦朴素,也感慨前辈们开荒的辛苦。学农业的人,好像都长着双泥土做的脚,走得越远,扎得越深。我想这就是北大荒精神的传承,这份精神,早已不是的口号,而是一种信念。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它扎根岗位:在攻坚克难时,以“艰苦奋斗”的韧劲啃下硬骨头;在面对新挑战时,以 “勇于开拓” 的闯劲探索新路径;在平凡日常里,以 “甘于奉献” 的热忱践行初心。让北大荒的火种,在新时代的耕耘中,持续燃烧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光与热。

从 “北大荒” 到 “北大仓”,这片黑土的变迁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正如那片永远翻涌的稻浪,每一粒种子都带着前辈的嘱托,每一次抽穗都向着未来的阳光——这,就是北大荒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只要精神的火种不灭,强国复兴的征程就永远充满力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稿选登与获奖无关,也不作为晋级依据

作者: 省政府人工降雨办公室 邓文佳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