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训练塔下,望着队员们攀爬时扬起的尘土,恍惚间总觉得这尘土里藏着故事。作为一名在龙江大地成长起来的消防人,脚下的黑土早已把红色的基因悄悄注入血脉——那些镌刻在白山黑水间的抗战史诗,那些熔铸在油田荒地上的奋斗精神,正化作我们水枪里的水流、云梯上的脚步,在新时代的烟火人间里续写传承。
记得下队之后第一次出警的那个冬夜,凌晨一点多,警铃突然划破营区的寂静,调度指挥中心通报:二井镇一处平房发生火灾!穿戴好装备时,值班室电子屏显示室外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消防车在结冰的路面上低速行驶,车窗外的寒风卷着雪粒打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到达现场时,三间平房已燃起熊熊大火,火光映红了夜空。经过一夜的抢险奋战,老班长的手套被高温烫得黏在握把上,手心磨出的血泡冻成了紫黑色。
2022年,五大连池暴雨引发的山洪冲毁了多处路段,村庄被洪水围困,北安大队接到增援命令后,立即携带冲锋舟和救生装备奔赴现场。抵达时,湍急的洪水已经漫过房屋一层,不少群众被困在屋顶等待救援。救援时,队员们轮流操作冲锋舟,连续四十多个小时几乎没有合眼。为了尽快排出积水,队员们分成几组轮流通宵作业。老班长带着水泵组连续奋战三十多个小时,中间只靠着墙角打了会盹儿,他的雨靴里灌满了泥水,倒出来时能看到脚上磨破的血泡。居民们送来热水和饭菜,他总是让给年轻队员:“你们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这老骨头抗造。”当最后一处积水排净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他望着干净的楼道笑着说:“你看,只要肯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当年的东北抗联战士用生命守护国土,如今我们消防员用青春守护安宁。在日常训练中,我们把“艰苦奋斗”刻在跑道上,五公里越野后的汗水浸透作训服;在抢险救援中,我们把“顾全大局”记在心里,面对危险时总把群众护在身后。每次我们在训练场上较劲、在学习室里钻研新装备,我就知道,黑土地的红色基因正在我们身上蓬勃生长。
脚下的黑土孕育了不屈的灵魂,红色的基因熔铸了担当的脊梁。作为新时代的消防人,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这份精神——在警铃响起时的毫不犹豫里,在守护群众平安的执着坚守中,在年轻一代接续奋斗的脚步间。
黑土无言,却见证了从战火纷飞到万家灯火的变迁;红焰不息,那是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我们站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左手紧握历史的接力棒,右手托起群众的期盼,用忠诚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答卷。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警笛呼啸,都是对英雄的回应;每一次平安归来,都是对精神的传承。这,就是我们消防人对这片黑土地最深沉的告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稿选登与获奖无关,也不作为晋级依据
作者: 北安市企业路消防救援站 戴嘉序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