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longjiangdangjian@163.com

站内搜索:

【红色传承 光耀黑土】岳殿凯:知重负重 逆火前行

来源:黑龙江日报 时间:2025-08-21 13:56:42 责任编辑:刘晓旭 麻静 耿明阳

警铃刺破营区时,我正在器材库维修水带接口。三秒内撂下工具往车库冲,这便是站里订的规矩:“铃响就是命令!慢一秒,火就多啃一口房,多烧一寸布。”

老班长说过,咱这身火焰蓝,是从老辈人的粗布装、帆布消防服里续下来的。我从前不懂,直到2023年冬天那场火灾,才摸着了这传承的温度。

2023年12月20日,哈尔滨市一居民楼起火,砖木结构的阁楼烧得塌了半边楼顶。我带着两个新消防员铺水带,零下二十四摄氏度的天,水枪喷出去的水落在房檐上,转眼就冻成冰棱,噼里啪啦往下掉。

“水带别贴地面!”对讲机里突然炸出老班长的吼声。我低头一看,刚铺好的水带正往结冰的路面上贴,赶紧叫人垫上木板。后来才知道,老班长在房檐上打水时瞅见了——他总说,“老仓房周围全是老住户,水带冻在地上,要是漏了、结了冰,老百姓就得遭罪。”

那天救完火,新入队的小曹冻得直搓手,手套早被冰水冻透,一双手红得像萝卜。班长把自己的绒手套塞他手里,蹲在地上翻工具箱,翻出个铁皮盒。盒里是块磨得发亮的铜哨。

小曹捧着铜哨愣神,张班长拍着他肩膀:“咱这行,规矩都是血和汗炼出来的。水带要护好,是怕耽误事;手套给你,是怕人冻坏。”

我望着居民楼废墟上的朝阳,冰棱在光里化成水珠往下淌。忽然想起这几年在东安街消防救援站的几次出警救援:2022年增援阿城,因农民烧荒突遇大风引发火灾,大火连营了10多个乡屯,咱消防员没日没夜干了三天三夜,最终在众人努力下将大火扑灭;2023年雪灾,全站人员戴着厚厚的手套,拿电锯和斧头小心翼翼地将树枝锯断、搬走。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树枝终于清理干净,被压断的电线也得到修复。交通恢复正常,附近居民们也松了一口气。每一个危急时刻里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每一次用生命守护人民安全的行动……那些回忆中的出警救援不只是任务,那些人和事都无比真切——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攥着水带,护着身后的黑土地。

新消防员入队时,站里搞了场“老物件讲故事”活动。张班长把那枚铜哨摆出来,小曹捧着他上次戴过的绒手套,我翻出了第一次出警时磕破面罩的头盔。

老班长常说,咱消防员的活儿,就靠一个“敢”字:火敢冲,冰敢踩,老百姓有难,敢往前站。

从帆布消防服到阻燃隔热服,从铜哨子到智能对讲机,装备换了又换,可出勤表上的“护人”二字,从来没变过。

夕阳落在营区的墙上,“火焰蓝”的队旗在风里飘。我摸了摸胸前的队徽,忽然明白:这黑土地上的光,从抗联的篝火,到大庆的井架,再到咱消防车的警灯,从来没灭过。咱火焰蓝,就是要把这光接稳了、传下去,让它照着老百姓的窗,暖着黑土地的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稿选登与获奖无关,也不作为晋级依据

作者: 哈尔滨市道里区东安街消防救援站 岳殿凯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