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东北边疆,黑龙江这片广袤的黑土大地,不仅孕育了壮美的自然景观,更积淀了厚重的红色基因。作为一名成长奋斗于此的龙江青年,我在从军从警的生涯中,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的力量,也在实践中不断追寻着传承的足迹。
大学毕业后,我脱下校服换上戎装。当成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的那一刻,肩上的徽章便承载了超越年龄的重量。
记得一次野外拉练,暴雨倾盆而下,泥浆没过脚踝,战友们体力不支时,我脑海中突然浮现东北抗联战士在雪地里与日军周旋的画面。相较之下,眼前的困难何足为惧?我咬牙扛起背包,在泥泞中带头前行。
后来我加入公安队伍,虽然岗位不同,但那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担当如出一辙。记得,有一名自暴自弃的学员拒绝沟通甚至故意破坏。面对困难,我没有退缩。我用每日的耐心谈话搭建信任桥梁,以生活细节勾起情感联结,最终叩开了他的心扉。
一次我去边疆地区执行任务,结束任务返回时,行李箱中除了衣物,还有一本工作笔记。我在扉页上写上:“从黑土到荒漠,再从荒漠回到黑土,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以此不断激励自己。重返岗位后,我将自己在边疆淬炼出的“拓荒密码”融入日常,把“严真细实快”作风转化为规范执法的监管实践,将“瞪眼式”巡查细化为强制医疗、戒毒工作的具体举措,把“机械式”管理升华为教育矫治的人性关怀。
从武警战士到人民警察,我的成长轨迹始终与红色精神同行。作为新时代的龙江青年,我们有责任让这精神密码在数字化浪潮中、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因为我们深知,唯有传承,才能让英雄的故事永不褪色;唯有奋斗,才能让黑土的荣光永续辉煌。这,就是我们对历史的回答,对未来的承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稿选登与获奖无关,也不作为晋级依据
作者: 省强制医疗所 张巨峰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