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这种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东北抗日联军身上亦闪烁着光芒,支撑着将士们爬冰卧雪,浴血奋战,坚持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14年不屈不挠的斗争,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为党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筑牢信仰之基。
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思想行动“总开关”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东北抗联将士正是凭着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东北抗联所处的斗争环境之艰苦,是世界战争史所罕见的。14年的抗日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日伪军残酷的“讨伐”“围剿”,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冬季跋涉于寒冷密林,夏季穿行于潮湿沼泽,部队经常断绝给养,只能以树皮草根充饥,以冰雪解渴。无数指战员血染沙场,其中师以上领导100余人,军以上者30余人。然而这些都无法磨损将士们坚定的信念。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曾激励战士:“我们必须时刻准备上刺刀和敌人短兵相接,作最后的冲锋肉搏。宁肯为民族解放而流血,保全革命的贞操和气节,不能丝毫放弃共产党的主张,不能变更共产党革命的态度。”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在率部西征途中和战友共同创作的《露营之歌》,充满坚定信念和乐观豪情,哪怕“朔风怒号,大雪飞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但发誓要“黑暗一扫完”“夺回我河山!”
就是这样坚定不屈的信念,铁骨铮铮的意志,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间以生命和热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灵魂。今天,我们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从而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砥砺前行,风雨无阻。
坚守初心使命,练就担当为民“铁肩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这个初心和使命,让东北抗联将士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与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片河山陷于敌手。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号召东北党组织和广大民众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并派出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等一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工作。东北抗联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原本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放弃个人前途投笔从戎,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历经险阻百折不挠;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率部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艰苦战斗多年,直到生命最后一息。面对劝降他大义凛然掷地有声:“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在他牺牲后,敌人剖开他的肚腹,发现其中竟只有草根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意志令敌人都为之胆寒。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东北抗联为了千千万万民众不再沦为亡国奴而浴血奋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征程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就是要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练就担当为民“铁肩膀”,做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坚定“逐梦人”,奏响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之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坚持接续奋斗,跑好拼搏奋进“接力赛”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续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赛。作为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尽管戎马倥偬,条件艰苦,东北抗日联军依然非常重视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为革命培养后来人。
东北抗联第二军政治委员魏拯民,在率部与敌作战的同时,亦为建设队伍和政治工作呕心沥血。他曾拖着病体,就着篝火一字字编写教材,教育战士“革命不能光靠勇敢和热情,还要有政治头脑,要有远大的理想。”在抗联的游击根据地内,普遍兴办有针对儿童的小学、俱乐部和针对成年人的识字班、扫盲班和夜校,以及党政干部的培训班。著名的“红地盘”珠河根据地曾建起革命小学和贫民学校,小学教材由抗联第三军司令部编写印刷,专门招收贫苦农民子弟入学,学习文化和抗日救国道理。李兆麟、赵一曼等人都曾给孩子们讲过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面临着世所罕见的严峻挑战。伟大的时代传承光荣的历史,也呼唤振奋的精神。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除了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更是要以此为动力,自觉接过历史交给我们的“接力棒”。作为新时代的后辈,我们要继承东北抗联将士的遗愿,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以拼搏奋进姿态跑好“接力赛”,在接续奋斗中续写永不褪色的精彩华章。
(作者系省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一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 马莉亚)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