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永远铭记在我们的记忆中。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穿越时间隧道,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始终闪耀着不朽的时代光芒。
东北抗联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基石和根本,是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和鲜明本色。对党忠诚,是根植于内心、触及到灵魂的政治品质与高尚情怀,是写入党章的基本要求,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内在之义。东北抗联将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与坚持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截然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战最前线,不惜一切代价抗击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抗联队伍中,共产党员占有很大的比例,最多时占比近半数。这些用革命理论、科学信仰武装起来的东北抗联将士,成为东北抗联队伍的坚强核心。他们身上所展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精神品质,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灵魂。
被称为“中国的夏伯阳”的赵尚志,是历经波折而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曾经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但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变。他说“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也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1942年2月,赵尚志在率小部队袭击敌人据点时,被混入队内的敌特击成重伤,被敌俘虏。他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痛斥敌人:“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东北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证明:忠诚于党的事业,发自内心,落于行动,经受考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曾发出这样的誓言:“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的战士,为伟大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最后胜利的信心是坚定的。”东北抗联将士明知抗日斗争是长期和艰巨的,明知在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明知自己牺牲后可能默默无名,却仍然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坚信抗日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誓言。
(二)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和基调,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红底色和遗传基因。民族大义,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东北抗联将士在饥寒交迫、孤军奋战、弹尽粮绝的极端环境下不言败、不放弃、不投降,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彰显了保家卫国、忠贞报国、舍身为国的民族大义。
“保家卫国、救亡图存”,是贯穿东北抗联斗争历史的一条主线。身处抗日救国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保家卫国、救亡图存体现的最鲜明、最直接。驱除日寇、振兴中华,是全体东北抗联将士发自心底的呐喊,是支撑和鼓舞他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同敌人血战到底的力量源泉。
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无数仁人志士奔赴东北,投身抗日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许多指战员,并不是在贫困潦倒中选择参军抗战,而是为了祖国和人民毅然参加东北抗日武装。如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副军长张甲洲,字震亚,号平洋,化名进思,190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一个地主家庭。张甲洲天资聪颖,1923 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黑龙江省立第一中学,先后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个才华横溢的高等学子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日将领,30岁时壮烈牺牲。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抗联英雄,放弃优越的生活,在个人得失和家国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保卫祖国。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东北抗联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带领东北各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斗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为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底蕴和强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血脉。英雄气概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而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质和高尚追求,宁死不屈、顽强御敌、血战到底,正是英雄气概的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东北抗联将士舍命疆场,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以英勇善战、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浴血奋战、顽强苦斗的革命意志,殊死决战、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携手作战、团结御侮的博大胸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东北抗战篇章。
东北抗联在敌后沦陷区,面对凶恶残暴的敌人、极端恶劣的环境、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以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同日伪军进行英勇顽强作战。回顾历史,东北抗联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反日游击队依托根据地,虽弱小却敢于同日伪军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胜利。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各反日武装,积极主动打击日伪军,对日伪在东北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东北抗日联军各军联合作战,掀起抗日游击战的新高潮,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东北抗联各路军实行远征和转战,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打破了日伪军重点地区的“大讨伐”。特别是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东北抗联指战员开展山地游击战争,并制定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均总结了一套抗日游击战术,并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体现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拘一格、灵活机动的特点,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以东北为基地“以战养战”的阴谋,有力地打击了日伪殖民统治。
在孤悬敌后、武器简陋、给养匮乏的艰难条件下,东北抗联将士与十倍、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苦斗周旋、孤军奋战,牺牲巨大,无数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冷云为代表的8名女战士,为掩护部队撤退,被敌人包围在乌斯浑河畔,当最后的子弹打光,她们手挽手悲壮地投入冰冷的河水中,英勇地实践了“宁可站着死! 决不跪着生!”的誓言。东北抗联将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监狱中坚贞不屈,在刑场上大义凛然,面对敌人的酷刑杀戮,他们坚贞不屈,毫不动摇,血战到底,以大无畏精神创造了千古流芳的英雄壮举。东北抗联将士在对敌斗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从1933年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陆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始,到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东北抗联共牺牲师级以上干部120余人,其中军级30余人。历史告诉我们,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战场上,是东北抗联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是他们勇担历史使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日史诗。
东北抗联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精神成砥砺,千载此中寻。”以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一种经过特定历史和现实历练的文化形态,依然以其特有的感召、引领、激励和净化作用,启人心智、涤人心泉、催人奋进,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闪耀着历久弥新的新时代光芒。
(一)挺起精神脊梁,传承红色基因,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中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任何精神形态的出现,都有特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条件。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忠诚于党,是红色基因最核心的特质。对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东北抗联精神,正是新时代坚定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一剂最好的“补钙针”。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中有利于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筑牢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有利于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练就担当为民“铁肩膀”,自觉接过历史交给我们的“接力棒”,在接续奋斗中续写永不褪色的精彩华章,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二)锻造硬核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在赓续东北抗联精神血脉中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爱国主义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这种“硬核力量”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质朴而坚定,厚重而隽永。正是这种朴素、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东北抗联将士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与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向全世界人民昭示了“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福祉”的担当意识和革命胸襟。心中有国家,肩上就会有担当。作为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更需要铭记艰苦的抗战岁月,读懂苦难的光辉历史,彰显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以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报效国家的“硬核本领”,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担当,自觉做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践行者,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掌握制胜法宝,增强斗争本领,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东北抗联将士坚持苦斗十四年之久,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制胜“法宝”,它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绝不屈服于暴力、绝不容忍侵略、绝不向任何霸权势力低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反复强调,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临近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东北抗联精神,学习借鉴东北抗联英勇善战、浴血奋战、殊死决战、携手作战的斗争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本领,讲求斗争方法策略,将斗争精神作为一种品德来传承、作为一种修养来锻造、作为一种生活准则来坚守,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传人,我们就不会为各种风险挑战所吓倒,始终在伟大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树立世界眼光,加强国际合作,用东北抗联精神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行之路。东北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旗帜下,中朝苏人民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侵略者,精诚团结,并肩作战,生死相依,抒写了一篇感天动地、气壮山河团结御侮的英雄篇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要求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从东北抗联精神中吸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营养,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有效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不怕矛盾,不畏艰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关一个难关攻克,闯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黑土染碧血,精神千古传。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岁月如何变迁,东北抗联精神都是黑龙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以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黑土地上的无数革命先烈,让东北抗联精神永远成为推动黑龙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省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曲晓溪)
【版权声明】凡来源中注明“龙江机关党建”的文章,均为本网独家稿件,版权归龙江机关党建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技术支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451-87589289